品种主要性状:
新一代耐寒型紫红莴笋,叶紫红披针形,有皱褶;茎长棒、节间稀、皮薄略带紫红斑;肉绿、脆嫩且清香味浓,茎秆也可腌制加工;茎肉膨大速度快,商品性佳。高肥水栽培管理单株重1-1.6斤,高产单株2斤左右。适宜生长温度15-25℃,适应晚秋、冬季(低温地区保护地)、早春播种栽培。
主要栽培措施:
1、莴笋种子适宜发芽温度15-20℃,温度高于25℃或低于10℃均不易发芽,高温播种时需要催芽后在遮荫育苗。
2、选择疏松肥沃、排灌方便的土壤,底肥施入充足农家肥及补足氮磷钾复合肥每亩60-70公斤,肥与土混合均匀。
3、秋冬季莴笋播种时间,根据当年秋冬季气温的实际变化适当提前、延后播种。5片真叶及时带土移栽适龄幼苗,严禁定植大龄苗,高脚苗、瘦弱苗;勤追清淡肥水提苗,莴笋营养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,促进莴笋膨大,定期预防病虫害,用磷酸二氢钾0.2%及速效硼肥0.2%(水溶液)进行叶面施肥3-5次。
4、秋冬季莴笋生长期遇到高温反常气候,避免先抽苔事先应保持土壤湿润,肥力充足;遇冬季低温寒潮要及时采取防冻措施;空气湿度大雾气重时期,应降低田间湿度;
5、莴笋平心及时采收。
适应区域与种植时间:
1、适应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重庆、江苏、浙江、上海、湖南、湖北、陕西、广西、广东、海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河南、甘肃、山东、内蒙、黑龙江、辽宁、吉林、新疆以及生态相似的地区。
2、四川平坝适宜播种时间段为(国历):秋播8月10日至9月10日,春播12月20日至1月10日。
3、由于纬度与小气候的差异,以上播期仅供参考,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当地农技部门的指导下实时播种。